慢性胃窦糜烂性胃炎的治疗需药物干预联合生活方式调整,常用方法包括抑酸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治疗、饮食管理和压力调节。
胃酸过度分泌是主要诱因,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可抑制胃酸,疗程通常4-8周;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适用于轻症患者。夜间反酸严重者可睡前加服铝碳酸镁咀嚼片。
硫糖铝混悬液能在溃疡面形成保护膜,每日3次空腹服用;胶体果胶铋可促进前列腺素分泌,加速黏膜修复。合并出血时需静脉注射生长抑素类似物。
检测阳性者采用四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疗程14天。耐药菌株需替换为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治疗后4周需复查碳13呼气试验。
每日5-6餐少量进食,选择蒸南瓜、山药小米粥等低纤维食物。忌食浓茶、咖啡、辛辣调料,烹调方式以炖煮为主。急性期可短期采用要素饮食替代。
长期焦虑会加重病情,每天进行20分钟腹式呼吸训练,练习瑜伽或八段锦改善自主神经功能。严重睡眠障碍者可短期使用低剂量曲唑酮。
康复期建议持续补充维生素B12和铁剂预防贫血,每周3次30分钟快走增强胃肠蠕动。烹饪使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适量摄入富含锌的牡蛎和核桃。定期胃镜复查监测黏膜愈合情况,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冬季注意胃部保暖,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以防反流。建立饮食日记记录食物耐受反应,逐步调整膳食结构。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4
2024-10-13
202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