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肾脏畸形常见类型包括肾发育不全、重复肾、马蹄肾、异位肾和肾囊肿,多与胚胎发育异常相关。
胚胎期肾单位形成障碍导致肾脏体积显著缩小,可能单侧或双侧发生。超声检查可确诊,单侧发育不全若无症状可观察,双侧需透析或移植治疗。临床常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控制高血压,严重者需行肾切除术或腹膜透析。
输尿管芽过早分裂形成双肾盂双输尿管结构,易引发尿路感染和肾积水。静脉肾盂造影是主要诊断手段,无症状者无需处理。反复感染者可采用输尿管再植术,合并结石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重度肾积水需半肾切除术。
两肾下极融合呈马蹄形,多位于盆腔。CT三维重建可明确诊断,约1/3患者需治疗。结石患者行经皮肾镜取石,肾盂成形术解决尿路梗阻,腹腔镜手术分离融合部改善肾功能。
胚胎迁移异常致肾脏位于盆腔、胸腔等非常规位置。增强CT可定位,盆腔肾易受压需定期超声监测。症状明显者可行肾固定术,合并血管畸形时血管介入治疗,严重旋转不良需手术矫正。
多囊肾属常染色体遗传病,单纯性囊肿多为后天获得。基因检测鉴别类型,小囊肿定期随访即可。巨大囊肿行穿刺硬化治疗,多囊肾进展期用托伐普坦延缓病程,终末期考虑肾移植。
先天性肾畸形患儿需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000-1500ml。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外伤,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护理重点在于预防尿路感染,注意会阴清洁,发热伴腰痛需立即就医。部分类型畸形可能伴随生殖系统异常,建议青春期前完成全面评估。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