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肠道畸形需根据类型选择手术矫正,常见处理方式包括肠造瘘术、肠吻合术、肠切除吻合术,术后需配合营养支持和感染预防。
肠造瘘术适用于高位肠闭锁或肠穿孔,将肠道外接腹壁建立排泄通道;肠吻合术直接连接畸形两端健康肠管;肠切除吻合术需切除病变肠段后重建。新生儿期手术成功率与畸形复杂程度相关,需在三级儿科医院实施。
术前需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术后逐步过渡到深度水解奶粉或母乳+添加剂喂养。短肠综合征患儿需长期使用肠外营养,补充中链甘油三酯、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
术后重点预防吻合口瘘、腹腔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使用头孢三代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6小时开始轻柔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造瘘口护理需每日消毒并观察黏膜颜色。
术后每3个月评估肠道吸收功能,监测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缺乏症状。复杂性畸形需持续跟踪至学龄期,通过超声、钡餐造影检查肠道通畅度,部分病例需二次整形手术。
造瘘患儿需家长掌握造口袋更换技巧,备齐防漏膏、皮肤保护膜等耗材。喂养时采取少量多餐原则,记录每日出入量,出现呕吐胆汁或腹胀需立即就医。
术后康复期建议母乳喂养或选用含核苷酸的配方奶,适当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恢复期可进行被动操促进胃肠蠕动,避免剧烈哭闹增加腹压。定期监测体重、头围等指标,营养不良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意观察排便性状变化,血便或白陶土样便提示需紧急处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术后1个月内避免盆浴。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