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肠道畸形病是胚胎发育异常导致的肠道结构缺陷,主要类型包括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肠重复畸形和肛门直肠畸形。
胚胎期肠道血供中断导致肠管闭塞,表现为出生后呕吐胆汁样物、腹胀。需手术切除闭锁段并行肠吻合术,术后需肠外营养支持,常见术式包括端端吻合术、侧侧吻合术和造瘘术。
胚胎期肠管旋转固定异常引发肠扭转风险,症状为间歇性腹痛和血便。采用Ladd手术松解纤维索带,复位肠管并固定盲肠,严重者需肠切除,术后需预防粘连性肠梗阻。
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致病变肠段痉挛,新生儿期出现排便延迟、腹胀。根治手术切除无神经节肠段,术式包括Swenson、Duhamel和Soave三种,术前需结肠灌洗减压。
胚胎期肠管空泡化障碍形成附着肠道的囊状结构,可能引发肠梗阻或出血。治疗采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切除畸形部位,复杂病例需分期手术,注意保留正常肠管血供。
泄殖腔分隔异常导致肛门闭锁或直肠瘘,需根据畸形类型选择肛门成形术、后矢状入路直肠肛门成形术或结肠造瘘术,术后需持续扩肛训练6-12个月。
术后护理需采用低渣饮食过渡至正常饮食,母乳喂养者母亲需避免高脂食物。康复期可进行被动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每日3次顺时针轻柔按压。监测排便频率和性状,定期超声评估肠道功能,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含氧化锌的护臀膏预防皮炎。早产儿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术后3-6个月复查消化道造影。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