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肥胖症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治疗,药物并非首选,常用药物包括奥利司他、二甲双胍、利拉鲁肽三类。
作为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通过阻断30%膳食脂肪吸收发挥作用。适用于12岁以上BMI≥30或伴有并发症的患儿,常见副作用为脂肪泻、腹胀。需配合低脂饮食,每日剂量不超过120mg,长期使用需监测脂溶性维生素水平。
针对胰岛素抵抗明显的肥胖儿童,二甲双胍可改善糖代谢。起始剂量通常为500mg/日,最大不超过2000mg/日,可能出现恶心、腹泻等反应。需定期检查肾功能,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青春期女孩效果更显著。
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适用于10岁以上严重肥胖患儿,通过延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每周皮下注射从0.6mg起始,逐渐增至3.0mg。可能引发呕吐、胰腺炎风险,需在专科医生严密监护下使用。
12岁以下儿童原则上不推荐药物干预,优先采用行为矫正和运动疗法。必须用药时需满足BMI超过同龄95百分位且存在并发症,如脂肪肝、黑棘皮病等。所有药物均需配合每日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
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可能辅助减重,维生素D缺乏者补充后可改善代谢。中药如山楂、陈皮等需辨证使用,避免含马兜铃酸成分。生长激素仅限确诊生长激素缺乏者使用。
调整饮食结构比药物更重要,推荐高蛋白早餐搭配低GI主食,如鸡蛋燕麦粥;午餐选择清蒸鱼和杂粮饭;晚餐建议豆腐蔬菜汤。运动以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为主,每天消耗200-300千卡。建立规律作息,保证8-10小时睡眠,家长需参与整个干预过程,避免单独依赖药物解决肥胖问题。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