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期服用维生素AD需遵医嘱,过量可能引发中毒反应,合理补充需关注剂量、个体差异、饮食摄入、代谢能力、定期监测。
维生素A和D均为脂溶性维生素,长期超量服用会在体内蓄积。婴儿每日维生素A推荐量300-600μg,维生素D10μg。过量维生素A可能引起颅压增高、肝损伤;维生素D过量会导致高钙血症。建议使用婴幼儿专用剂型,如伊可新每天1粒,或遵医嘱调整。
早产儿、低体重儿对维生素需求更高,但代谢能力较弱。部分遗传代谢疾病患儿如胆汁淤积症维生素吸收障碍,需通过血检调整方案。临床常见检测指标包括血清25羟维生素D3应维持在50-250nmol/L和视黄醇结合蛋白。
添加辅食后可通过食物获取维生素AD。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肝泥每周1-2次、胡萝卜泥;维生素D可通过鳕鱼肝油、蛋黄等补充。母乳喂养儿需持续补充维生素D,配方奶喂养儿需计算奶粉中已有含量。
长期服用者每3-6个月需检测血钙、尿钙、肝肾功能。出现厌食、烦躁、多尿等异常应立即停药就医。临床曾出现每日摄入维生素D2000IU持续3个月导致肾钙化的案例,需警惕蓄积毒性。
夏季阳光充足时,皮肤合成维生素D增加,可酌情减量。北方高纬度地区冬季可适当增量,但不超过每日维生素D800IU的安全上限。早产儿双胞胎等特殊群体建议采用间断补充法,如服用2个月停1周。
日常护理中需将维生素AD滴剂放在阴凉避光处,使用专用滴管量取。搭配户外活动每日1-2小时散射光照射促进维生素D合成,饮食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E的牛油果、橄榄油等抗氧化食物,帮助维生素AD代谢。出现呕吐、皮肤干燥等疑似过量症状时,立即停用并就医检测血药浓度。
2024-08-06
2024-08-06
2024-08-06
2024-08-06
2024-08-06
2024-08-06
2024-08-06
2024-08-06
2024-08-05
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