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阴囊不对称可能由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睾丸发育异常、局部炎症或肿瘤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
新生儿鞘膜积液发生率达6%,因鞘状突未闭合导致体液积聚。交通性鞘膜积液在哭闹时体积增大,非交通型体积固定。多数2岁前自愈,积液量大时可穿刺抽液,合并感染需用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反复发作需鞘膜翻转术治疗。
肠管经未闭合的鞘状突进入阴囊形成可复性包块,哭闹时增大平卧消失。需避免剧烈哭闹防止嵌顿,1岁内可使用疝气带压迫,嵌顿时需急诊手术,常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或传统疝修补术。
隐睾症患儿患侧阴囊空虚,异位睾丸可能位于腹股沟区。出生后6个月内睾丸可能自然下降,未降者需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岁后需行睾丸固定术,萎缩睾丸需切除。
睾丸炎或附睾炎多由尿路感染扩散引起,表现为红肿热痛伴发热。需查尿常规确认病原体,细菌感染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真菌感染用氟康唑,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
睾丸畸胎瘤或卵黄囊瘤会导致睾丸质地变硬,超声显示血流丰富。良性肿瘤行肿瘤剔除术,恶性肿瘤需配合放化疗,常用顺铂+依托泊苷方案,术后需定期监测甲胎蛋白。
日常护理需保持会阴干燥,选择透气纯棉尿布。哺乳期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食物,辅食添加期可增加南瓜、西蓝花等富锌食物。观察期间避免挤压阴囊,洗澡时注意对比双侧睾丸大小变化,发现持续增大、质地变硬或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适当进行下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过度摇晃婴儿。
2011-08-24
2011-08-24
2011-08-24
2011-08-24
2011-08-24
2011-08-24
2011-08-24
2011-08-24
2011-08-24
201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