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糜烂出血可能由干燥环境、外力损伤、炎症感染、鼻腔结构异常、血液疾病等因素引起。
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空调房会导致鼻黏膜水分流失,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引发破裂出血。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睡前涂抹凡士林或红霉素软膏保护黏膜。
频繁挖鼻、擤鼻力度过大或鼻部外伤会直接损伤鼻中隔前下部的利特尔区。改掉挖鼻习惯,擤鼻时按住单侧鼻孔交替进行,出血时用拇指食指紧捏鼻翼压迫止血10分钟。
鼻炎、鼻窦炎等炎症会使黏膜充血水肿,反复发作可能形成溃疡。细菌感染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感染可用克霉唑乳膏,过敏性鼻炎需配合鼻用激素喷雾如布地奈德。
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瘤等会改变气流动力学,导致局部黏膜干燥糜烂。轻度偏曲可用生理性海水冲洗缓解,严重偏曲需行鼻中隔矫正术,肿瘤需病理检查后确定切除方案。
血小板减少、血友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会影响凝血功能。需检测血常规和凝血四项,维生素K缺乏者补充菠菜、动物肝脏,药物因素需调整华法林等抗凝剂用量。
日常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维生素K的深绿色蔬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冬季外出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鼻腔干燥时可做蒸汽吸入。出血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低头动作,若出血量大或持续20分钟不止需立即就医排查血管畸形等严重问题。哺乳期女性出现反复鼻出血应检查激素水平,孕期患者优先选择物理性止血措施。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
202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