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先天畸形常见类型包括半椎体畸形、脊柱裂、先天性脊柱侧凸、蝴蝶椎和椎体分节不良。
胚胎期椎体发育不全导致椎体呈楔形,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产前超声可发现胎儿脊柱形态异常,出生后X线检查可确诊。轻度畸形通过支具矫正,严重者需行半椎体切除融合术、生长棒技术或VEPTR扩张型钛肋手术。康复训练需配合核心肌群锻炼。
神经管闭合不全所致,分为隐性脊柱裂和开放性脊柱裂。孕早期叶酸缺乏是主要诱因,MRI可明确脊髓脊膜膨出程度。新生儿期需进行脊膜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或终丝切断术。术后需定期评估排尿功能和下肢肌力。
椎体形成障碍或分节异常引起,常伴肋骨畸形。基因检测可发现NOTCH2或DLL3基因突变,CT三维重建能显示椎体结构。非手术治疗采用Risser石膏固定,手术选择包括生长导向系统、脊柱融合术或垂直可扩展假体钛肋技术。
椎体中央矢状裂导致双凹形改变,多因孕期缺氧或药物影响。X线特征性表现呈蝴蝶翅膀状,多数无需治疗。严重畸形影响心肺功能时需行前路椎体融合术、后路器械固定或胸腔镜下矫形术。
相邻椎体未正常分离形成骨性连接,常见于胸腰椎交界处。体查可见脊柱活动受限,骨扫描可鉴别先天性或获得性。保守治疗采用Schroth体操疗法,手术指征者需行凸侧骨骺阻滞术、半椎体切除术或全椎体切除术。
脊柱畸形患儿日常需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推荐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护理重点包括定期测量身高、观察步态变化及监测肺功能。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每日应补充400μg叶酸,避免接触致畸药物。出生后6个月、1岁、3岁建议进行脊柱超声筛查,学龄期儿童书包重量不宜超过体重10%。矫形支具每日佩戴需达20小时以上,每3个月需调整模具适应生长曲线。
2024-05-15
2024-05-15
2024-05-15
2024-05-14
2024-05-14
2024-05-14
2024-05-14
2024-05-14
2024-05-14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