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引起的发烧多数情况下可以继续哺乳。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哺乳姿势不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及时排空乳汁和正确护理可缓解症状。
乳腺导管阻塞导致乳汁滞留是常见诱因。哺乳后未排空的乳汁会形成硬块,局部红肿疼痛可能伴随低烧。建议增加患侧哺乳频率,哺乳前热敷并轻柔按摩硬块区域,促进乳汁流动。若24小时未缓解需就医。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通过乳头伤口入侵引发感染。可能出现39℃以上高热、乳房局部灼热感,乳汁可能带脓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类抗生素,用药期间仍可哺乳。
婴儿含乳姿势错误导致乳头损伤。正确哺乳时应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避免只吸吮乳头。每次哺乳后涂抹羊毛脂保护乳头,哺乳间隔使用吸奶器保持泌乳通畅。
皮肤破损为细菌提供感染通道。皲裂处可用生理盐水清洁后涂抹医用凡士林,哺乳前无需特殊清洁。严重皲裂时可暂时用健侧哺乳,患侧用吸奶器维持泌乳。
产后疲劳或营养不足易诱发炎症。保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睡眠与哺乳时间错开安排,必要时补充乳铁蛋白等免疫调节营养素。
哺乳期乳腺炎发作期间,乳汁中的抗体反而能保护婴儿,持续哺乳有助于疏通乳腺。体温超过38.5℃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该药物不影响哺乳安全性。日常需穿着宽松哺乳文胸,避免压迫乳房;饮食避免高脂肪汤水,选择丝瓜、蒲公英等清热食材;出现持续高热、乳房脓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极少数严重感染可能需要暂停哺乳治疗。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
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