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通常不会自行发育恢复正常,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手术干预或出生后治疗。主要影响因素有先天性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肠旋转不良、羊水过少及合并其他畸形。
胚胎期肠管空化过程受阻是常见病因,肠腔未能完全贯通形成闭锁或狭窄。超声检查可见"双泡征",可能伴随羊水过多。出生后需通过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待体重达标后行肠吻合术。
约30%病例合并21三体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需进行羊水穿刺确诊。这类患儿往往伴有心脏畸形、特殊面容等特征,需多学科联合评估预后。
中肠旋转固定异常可能导致十二指肠受压,出现不完全性梗阻。产前超声可见肠管扩张但无典型双泡征,出生后需行Ladd手术解除粘连。
严重十二指肠梗阻影响胎儿吞咽羊水,导致羊水循环障碍。长期羊水过少可能引发肺发育不良,需密切监测胎儿肺成熟度。
约50%病例合并心脏、食管或肛门直肠畸形。VACTERL联合畸形患儿需在三级医疗中心分娩,以便出生后立即开展多系统评估与治疗。
孕期发现十二指肠梗阻应每2-4周复查超声监测肠管扩张程度,羊水过多者可考虑羊水减量术。建议选择具备新生儿外科的医院分娩,产后需禁食并留置胃管减压。母乳喂养需待术后肠功能恢复后循序渐进,从5毫升开始每3小时喂养一次。康复期需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指标,注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避免继发胆汁淤积性肝病。术后1年内每月复查腹部超声,观察吻合口通畅情况。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
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