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肝损伤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病因治疗、肝脏保护、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肝损伤通常由感染、药物毒性、代谢异常、先天性疾病、外伤等因素引起。
轻度肝损伤患儿需低脂高蛋白饮食,减少肝脏代谢负担。增加新鲜果蔬摄入补充维生素,避免腌制食品及含防腐剂零食。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乳母需忌酒并慎用药物。学龄期儿童需控制高糖饮料,预防脂肪肝加重损伤。
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药物性肝损伤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配合解毒剂。胆汁淤积可选用熊去氧胆酸,严重黄疸需苯巴比妥诱导酶活性。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联用肝毒性药物。
明确巨细胞病毒感染需更昔洛韦治疗,遗传代谢病如肝豆状核变性需青霉胺驱铜。自身免疫性肝炎采用糖皮质激素,胆道闭锁患儿需葛西手术。病因治疗是阻断肝损伤进展的关键环节。
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修复肝细胞膜,还原型谷胱甘肽促进解毒功能。重症患儿可短期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合并凝血障碍需维生素K1注射。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转氨酶及胆红素水平。
肝外伤破裂需急诊手术止血,胆总管囊肿应切除重建。终末期肝病考虑肝移植,活体肝移植需严格评估供体匹配度。术后需长期免疫抑制治疗并预防感染。
患儿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碰撞肝区。注意观察皮肤黄染、尿液颜色加深等异常症状,定期复查肝脏超声和肝功能。疫苗接种需避开急性发作期,接触传染病患者应及时隔离。建立饮食日记记录营养摄入,生长发育迟缓需营养科会诊。居家环境避免存放樟脑丸等肝毒性物品,用药前务必咨询儿科
2024-04-09
2024-04-09
2024-04-09
2024-04-09
2024-04-09
2024-04-09
2024-04-09
2024-04-09
2024-04-09
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