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宝宝的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11-11-11 11:5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的自我认知能力,很多时候是通过品尝、触摸。闻味道和听声音等方式发展并确立的。

当宝宝出生以后,对于自己是一个与她人独立的个体就有一些初步的意识,随着她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官的不断发育成熟,宝宝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发展。通过品尝、触摸、闻味道和听声音,小宝宝逐渐明白自己是独立于周围世界的单独的个体。宝宝的自我认知能力是如何发展的您知道吗?

0-1岁:自我认知的出现

从出生到4个月

当妈妈用胳膊搂着小宝宝时,她知道你是谁,也知道你和她是不同的。小宝宝就仿佛一个小科学家,她的自我意识随着对外界的探索而不断成长。最初,在她的思维里,世界是没有界限的,直到她体会到自身的局限性,她才明白自身的世界是有限的。于是宝宝在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感到很沮丧,但这样的体验不无积极意义,那就是宝宝了解了自己的能力。

从4个月-6个月

尽管绝大多数宝宝都很喜欢照镜子,但此时,她并不知道她看到的是她自己。通常要到10个月左右,宝宝才会明白镜子里看到的影像就是自己。但宝宝会对镜子里的反射的人形,其他人的形象和物品的形象很感兴趣,并且好奇地盯着这些影像看。

4个月之后,宝宝会更努力地伸手去够一些想要的玩具物品。随着她自我意识的成长,她知道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姿势来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现在,当她打算去拿一件玩具的时候,她会仔细思量,改变手和手指的动作以靠近目标。当她的手从途中滑落时,她会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想:“稳着点,我能做到”然后把手重新伸出去。

从6个月-9个月

现在,如果爸爸妈妈偶尔离开,宝宝会开始啼哭。你不必惊讶,在此之前,由于她对于自己的认识和他人的认识不那么清晰,在大人走远时,她没有多大反应。而现在,随着对自我和对他人认识的加深,她会在看到你走出房间时,感到难过。

爸爸妈妈可以安抚、拥抱宝宝,告诉她你一会儿就会回来。当然,她可能不一定理解你说的话,但你的语气,你的动作和你的表情都可以给她一种安全感。

从 9个月-12个月

当宝宝感受到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对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后,她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迅速发展。在出生后不久,宝宝就逐渐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现在,她开始更多地将这种理解应用于实际的生活。有的宝宝这时候开始对扔东西的游戏感兴趣,手边的玩具、物品拿到就扔出去,看到爸爸妈妈帮她捡起来,就高兴。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准备一些带拉绳的玩具,即使扔出去了,宝宝也可以自己用拉绳拉回来。或者,爸爸妈妈可以将玩具放在一块长条布的远端,近端放在宝宝手边,宝宝会试图拉动长条布,以拉近玩具和自己的距离,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

1-2岁: 自我认知的发展

在宝宝1岁以后,她开始渐渐理解身体是属于自己的,但她可以把爸爸或妈妈当做自己的延伸。比如,当宝宝看到一个自己想要的玩具,她想拿,但是拿不到,她就会推你,或用手指着想要的玩具,直到你明白她想让你把那个玩具递给她。或者,宝宝感觉要爬上一段楼梯有些困难,但她决定无论如何要爬上去,于是她就紧紧抓住你的手,这样借助爸爸妈妈的帮助,她可以完成自己的心愿。

这个阶段,宝宝感觉到自己很有力量,而且是世界的中心。在你的关注、惊讶、欣赏之下,宝宝试图尝试更多的事情。她希望自己能够在每一次尝试中都取得成功,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你会发现宝宝试图拎起远远超过她负荷能力的重物,或者设法摆弄结构复杂的物品,尽管时常失败,宝宝还是坚持要尝试。也许,这时候爸爸妈妈需要给予宝宝的不是帮助,而是一点赞赏和宽容。在她无法成功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任由她去嚎啕大哭,让眼泪带走内心的沮丧,接下来她会继续尝试,并渐渐取的进步和成功。

此外,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机会模仿你工作的状态,比如在一个玩具厨房里做饭,或者准备一些适合1岁宝宝的小尺寸工具,购物小推车等。这些都可以给1岁宝宝带来许多乐趣。

2-3岁:自我认知的成长

宝宝2岁以后,随着语言和身体运动技能的发展,自我意识也得到迅猛的发展。爸爸妈妈可以关注一下一些活动,促进宝宝自我意识的健康成长:

1. 当宝宝想跟你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听。

2. 帮助宝宝自己在浴盆中洗浴,一边洗,一边告诉宝宝各个不同的身体部位的名称,比如:头,身子,腿,胳膊等。

3. 让宝宝开始对自己的物品负起责任来,比如玩儿过的玩具要放回原处,穿过待洗的衣服要放进洗衣筐。

4. 鼓励宝宝在家里为大人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将瓜果皮放进垃圾桶。

5. 描述宝宝的一些情感体验,比如:“你看起来真高兴。”或者“你一定感到难过吧。”可以带宝宝一起照照镜子,做出“快乐” 和“悲伤”的神情。

6. 当宝宝照镜子的时候,妈妈可以告诉宝宝面部器官的名称,比如眼睛、鼻子、耳朵、嘴等。

7. 宝宝在不断长高,妈妈可以在墙上贴一张高度表,定期标出宝宝的高度,这样宝宝能看到自己在成长。

8. 帮助宝宝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手印和脚印。

9. 把宝宝婴儿时期穿的小衣物拿出来,跟现在的衣服比较一下,跟宝宝讨论一下他不断长大,衣物也在不断更新。

10.制作一本相册,拍摄下宝宝做不同活动的照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宝宝的认知能力测试
宝宝的认知能力测试
自我认知指的是对自我的认知,评价的能力,是情商(EQ)的表现之一。那么,您了解自己宝宝的自我认知能力吗?先来做个测试吧。宝宝的认知能力测试:测试一:安全乘车妈妈抱着宝宝乘坐公交车,在座位旁边会有一个扶手,妈妈在座位上坐下之后,宝宝的反应会怎样呢?公交车在前进或者停车时,车上的乘客...[详细]
发布于 2011-11-10

最新推荐

面对孩子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做
面对孩子不听话父母该如何做
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情况,父母可通过建立规则、正向引导、共情沟通、适度惩罚和榜样示范等方式处理。儿童行为问题通常与探索需求、情绪表达、注意力分散、规则意识薄弱或家庭环境影响有关。1、建立规则明确且一致的规则能帮助孩子理解行为边界。建议家长与孩子...[详细]
2025-07-27 12:34
孩子马上中考状态不好怎么办
孩子马上中考状态不好怎么办
孩子中考前状态不佳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疏导、营养补充、适度运动、模拟训练等方式改善。中考压力可能由睡眠不足、情绪焦虑、饮食失衡、缺乏锻炼、复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引起。1、调整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规律睡眠,避免熬夜复习。家长可帮助制定作息表,固...[详细]
2025-07-27 11:18
孩子马上中考了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马上中考了家长该怎么办
孩子中考前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通过调整家庭氛围、协助复习规划、关注饮食睡眠、适度心理疏导、避免过度干预等方式提供支持。中考是阶段性学业测试,家长过度焦虑可能影响孩子发挥。一、调整家庭氛围减少家庭矛盾冲突,避免在孩子面前讨论升学压力话题。维持...[详细]
2025-07-27 10:03
孩子补了很多课成绩还是不好
孩子补课效果不佳可能与学习方法不当、注意力分散、基础薄弱、心理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等因素有关。1、学习方法不当部分孩子补课时沿用被动填鸭式学习,未建立知识框架或错题本,导致补课内容无法与课堂知识有效衔接。家长可帮助孩子梳理学科逻辑,采用思...[详细]
2025-07-27 08:47
孩子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
孩子特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因主要有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家庭教育方式、社交经验不足、过度溺爱、缺乏同理心培养等。1、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幼儿期至学龄前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此时孩子会表现出强烈的物权意识和独占行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指出,2-7岁儿...[详细]
2025-07-27 07:31
如果孩子不愿意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写作业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分解任务目标、建立激励机制、家长参与引导、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改善。儿童抗拒作业通常与注意力分散、任务压力过大、缺乏兴趣、家庭氛围紧张、潜在学习障碍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固定安静的学习区域有助于减少干...[详细]
2025-07-27 06:15
孩子该上初三了成绩差怎么办
孩子初三成绩差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加强基础巩固、优化时间管理、寻求专业辅导、改善家庭学习环境等方式改善。初三成绩下滑可能由学习方法不当、知识漏洞积累、心理压力过大、注意力分散、家庭支持不足等原因引起。1、调整学习方法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系统整...[详细]
2025-07-27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