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国产动画片缘何成为脑残体?

发布时间: 2012-09-17 17:4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日,有网友整理的一份“脑残动画片排名榜”引热议,上榜单的都是国产动画片,看这个排名榜总会让人忍不住感慨: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可以看到更好看的国产动画片?

国产动画片跃进的时代似乎还在持续,这对于国内动漫产业来说,应该是个发展的大契机,但急功近利让国产动画片变成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而内容上的脑残更让人无法忍受。随便拿出一部国产动画片来说,《熊出没》,这部动画片自从春节播出后,已经轮播到第3次,加上地方台的轮播总有近10次。本来保护森林的题材很不错,而且创意和制作都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内容的弱智真让人恶心。先不说两头狗熊已认字并可以操作任何工具这类不可思议的行为,单说熊对主人公光头强的折磨,已经超出了普通受众的忍耐程度,这种近于反人类的恶搞,对于孩子的认知无疑是一种颠覆。更不要说其中违背自然常识的情节设计了,因为是和儿子一起看这部动画片,笔者被不断追问,熊在冬天不是要冬眠吗?为什么它要出来和人类打架呢?

艺术创作当然允许夸张,但对于基本的自然规律还是应该给予尊重,既然动画片本身针对的是儿童群体,在故事设计上就不能太过随意。此外,《熊出没》这部动画片的故事线索也是异常混乱的,一会儿是冬天,一会儿是夏天,而这种串联上的失误,见得整部动画片创作的匆忙与潦草。这或许还是动画片大跃进遗留下的问题:为了赶春节档期,只有赶工而没有细致的后期排序,于是硬伤累累的国产动画片就这样出现在荧屏上。

穿越热了,动画片玩穿越;恶搞火了,动画片也弄恶搞;打斗流行了,动画片也打得死去活来,这几乎成了国产动画片创作的潮流,而跟风之作永远成不了经典。最近地方台在播一部叫《中国熊猫》的动画片,显然是跟着美版“熊猫大侠”而横空出世的新形象,不过比一般的国产动画片更不如——动物形象设计更粗糙,故事情节更弱智,这样的动画片还挂着“中国”的名号,实在令人汗颜。

动画片的好看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国外动画片的层次分得很细,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受众,都有不同的动画片定位。反观国产动画片,创作者很容易模糊这个层次,尤其对于低幼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制作者往往不注重这一年龄层次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于是“装”童真的结果就是动画片的“脑残体”频频显现。

国产动画片一直在追求所谓“寓教于乐”,这个出发点没错,问题是不能把说教当成动画片的全部内容,那样会糟蹋了动画片原本美好的创意。相比之下,境外动画片更注重在内容上下功夫,把很多道理融汇到故事当中,这是国产动画片最缺乏的,当然也是国产动画片看起来很脑残的深层原因。

举一个例子,美国动画片《海绵宝宝》,这部剧的内容非常简单,几乎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道理,海绵宝宝的单纯与挚真,章鱼哥的狡猾与善良,派大星的坦白与傻乎乎……共存于明媚海底的各种生物,构造出一个日常又快乐的美好世界,即使成人看了这部动画片也一定会陶醉其中——这种感动里,有童真、有温情,更有爱。而国产动画片需要的,其实也恰是这些内在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脑残和脑瘫哪个严重
脑残和脑瘫哪个严重
脑残和脑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医学概念,各自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也有所不同。简单来说,脑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而“脑残”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医学术语,通常是用于形容智力或认知能力受损。讨论哪个更严重,其实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脑瘫,全称为脑性瘫痪,是一种由于脑部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它...[详细]
发布于 2024-12-02

最新推荐

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
幼儿情绪不稳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变化、生理发育阶段、家庭教养方式和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有关。1、遗传因素:部分幼儿天生具有敏感型气质,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可能导致情绪调节能力较弱。对于这类情况,建议通过规律作息稳定生物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详细]
2025-05-19 16:55
高中生男孩恋爱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高中生男孩恋爱了家长应该怎么办
高中生男孩恋爱需要家长理性引导,通过沟通理解、设定界限、情感教育、学业平衡和观察支持五个方面处理。1、沟通理解:主动与孩子建立开放对话,避免直接否定或批评。倾听孩子对恋爱的看法,了解对方基本情况,表达关心而非控制。分享自身青春期经历降低孩子...[详细]
2025-05-19 16:52
调节幼儿情绪的方法
调节幼儿情绪需要理解需求、建立规律、正向引导、情绪示范和游戏互动。1、理解需求:幼儿哭闹常因生理或心理需求未被满足。饥饿、疲倦、尿布潮湿等生理不适会引发烦躁,需及时检查并处理。心理上表现为寻求关注或安全感,可通过拥抱、轻声安抚回应。记录孩子...[详细]
2025-05-19 16:43
孩子不自觉做作业做父母的怎么办
孩子不自觉做作业做父母的怎么办
孩子不自觉做作业需要从习惯培养、环境优化、沟通方式、目标管理和适度激励五个方面入手。1、习惯培养:建立固定作业时间表,每天放学后预留30分钟休息再开始学习。使用番茄钟法分段完成作业,25分钟专注后休息5分钟。准备作业记录本,让孩子自行勾画已...[详细]
2025-05-19 16:40
幼儿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情绪控制需要家长引导和环境支持,通过认知训练、情绪表达、行为示范、游戏互动和规律生活逐步培养。1、认知训练:幼儿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情绪易冲动。家长可用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帮助孩子识别喜怒哀乐,用"您现在感觉像红色小怪兽吗"等提问强化...[详细]
2025-05-19 16:31
五年级孩子不想写作业怎么办
五年级孩子抗拒写作业可能由学习兴趣不足、时间管理混乱、作业难度过高、家庭环境影响、心理压力导致,可通过兴趣引导、时间规划、任务拆分、环境优化、情绪疏导等方法改善。1、兴趣引导:孩子对学科缺乏兴趣是常见原因。将作业与生活场景结合,如用购物计算...[详细]
2025-05-19 16:28
如何帮助幼儿控制情绪
帮助幼儿控制情绪需要理解发展特点、建立安全感、示范情绪管理、设置合理规则、及时安抚疏导。1、理解特点:幼儿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弱是正常现象。2-4岁幼儿常因需求未被满足或表达受限出现哭闹,家长需避免过度反应。可通过绘本我的情绪...[详细]
2025-05-19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