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宝妈知识 > 孕期 > 正文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有哪些危害

发布时间: 2015-06-04 17:36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今年30岁的小蓝怀上了宝宝。怀孕前,她的血糖很正常,身体也很健康,因此也没有做过什么产检和尿检。在孕期32周的时候,她自感胎动减少,赶紧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及医生确诊,发现她患上了妊娠糖尿病,而且胎儿已为死胎。在医院做完引产之后,小蓝又被确诊患上了二期糖尿病。

小蓝在伤心之余更觉得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怀孕前明明是个健康的人,根本没有血糖高的症状,怎么会患上妊娠糖尿病呢?经过医生详细检查询问才发现,原来小蓝正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之一,她的父亲曾经是糖尿病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越来越受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妊娠期发生糖尿病。妊娠糖尿病是指孕妇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但不包括妊娠前已经存在的糖尿病。有研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9.16%,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1年7月1日,卫生部发布了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行业标准,并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此标准最大的变化在于确诊的血糖量数值标准的变化。旧标准中,糖耐量的正常数值为空腹、服用葡萄糖后1小时和2小时后,血糖值分别小于5.6mmol/l、10.3mmol、8.6mmol,任何一点血糖值异常都可以诊断为妊娠糖尿病。而在新标准中,诊断的数值更降低为5.1mmol/l、10.0mmol/l、8.5mmol/l。数值降低意味着筛查标准更加严格,将有越来越多的妊娠妇女可能被列入妊娠糖尿病的行列中。

没有症状难以察觉

“诊断标准变化意味着妊娠糖尿病应该引起比以往更大的重视。其实,并非以前妊娠糖尿病患者就少,而是很多人并未被发现。因为妊娠糖尿病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广医三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余琳说。“为什么以前我们没有发现那么多妊娠糖尿病病人,现在数据却不断攀升了呢?除了诊断标准更加严格外,事实上是因为妊娠糖尿病具有隐蔽性,很多没有体检、产检、尿检意识或者检查条件的孕妇,即使是自己患了妊娠糖尿病也不知情,不代表没有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机理和普通二期糖尿病有异,也没有二期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典型表现,因此不易被察觉。由于患上妊娠糖尿病的病人很多在妊娠前都没有糖尿病,所以容易被忽视。

据余琳介绍,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的一般有以下几类群体: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产妇、孕前超重或过于肥胖、有糖耐量异常史和多囊卵巢综合征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流产史、巨大儿分娩史、胎儿畸形和羊水过多史,这三类产妇都比较容易患上妊娠糖尿病。

可严重影响胎儿发育

一旦患上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特别大。不仅容易出现巨大儿、小孩发育过小、胎儿脑部发育不良、肺部发育滞后、心脏发育迟缓等情况,还容易出现死胎、临床新生儿低血糖等情况。不仅如此,怀孕的女性一旦患上妊娠糖尿病,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以及做好生活方式的干预调控,就很容易演变为二期糖尿病,且很难恢复。

糖尿病筛查不能缺课

余琳建议孕妇,无论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及二期糖尿病病史,一定要在18~22周的时候就开始做好“糖尿病筛查”,以确定是否有妊娠糖尿病,不能觉得身体毫无其他特殊病症就掉以轻心。

面对有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余琳认为要提高她们认识到预防及治疗妊娠糖尿病的重要性,要对自身的疾病有比较好的自我理解能力。要做好血糖的自我监测,进行记录,并分析血糖波动的原因。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饮食与运动是预防与治疗妊娠糖尿病的最重要手段。但由于孕妇的特殊角色,给治疗糖尿病带来了困难:既要保证能量摄入平衡,保证母亲、胎儿的生理需要,又要有效控制饮食。所以专家建议,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最好能够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及运动强度消耗等来制定饮食方案,合理安排餐次,尽量少吃多餐。孕妇一定不要多睡少动,还是要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如散步等。早期的轻度患者可以通过饮食及运动进行血糖调控,但是如果程度较重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有什么影响?对胎儿的影响有什么呢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有什么影响?对胎儿的影响有什么呢
女性在孕期的时候,没注意好,不小心患有妊娠期糖尿病,这样的疾病症状对健康的影响大吗?对孩子的影响会有哪些呢?孕期稍微有点不注意,就很容易得一些孕期疾病,常见的就是妊娠期糖尿病。接下来大家就和小编一起认识下这些。妊娠期糖尿病对妈妈的影响妊娠糖尿病容易诱发其他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详细]
发布于 2021-09-07

最新推荐

不怀孕怎么才能有母乳
不怀孕怎么才能有母乳
不怀孕的女性通常无法自然产生母乳,因为母乳的产生与怀孕后的激素变化密切相关。但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医学手段或辅助方法,非怀孕女性也可能产生少量母乳。具体方法包括激素治疗、乳房刺激和营养支持。1、激素治疗是促进母乳分泌的有效方式。催乳素和催产素...[详细]
2025-04-09 08:54
神经衰弱能根治吗
神经衰弱能根治吗
神经衰弱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手段有效缓解甚至根治,关键在于针对病因进行个性化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缓解症状、心理疏导改善情绪、调整作息和饮食习惯。1、药物治疗是缓解神经衰弱症状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详细]
2025-04-09 08:51
产妇产后怎么护理
产妇产后怎么护理
产妇产后护理需要关注身体恢复、心理调适和饮食营养,避免感染和并发症。具体方法包括合理休息、均衡饮食、适度活动和心理支持。1、身体恢复是产后护理的重点。产后子宫需要时间收缩,恶露排出是正常现象,通常持续4-6周。为促进恢复,产妇应保持外阴清洁...[详细]
2025-04-09 08:16
哺乳期喝冰饮料会回奶吗
哺乳期喝冰饮料会回奶吗
哺乳期喝冰饮料不会直接导致回奶,但可能影响妈妈的身体健康,进而间接影响乳汁分泌。哺乳期妈妈需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冷或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生活习惯。1、冰饮料对乳汁分泌的影响哺乳期喝冰饮料不会直接导致回奶,因为乳汁分泌主要受激素调节,尤其是...[详细]
2025-04-09 08:15
母乳营养过剩会导致宝宝拉肚吗
母乳营养过剩会导致宝宝拉肚吗
母乳营养过剩不会直接导致宝宝拉肚,但不当的喂养方式或母亲饮食可能引发消化问题。母乳是宝宝最理想的食物,其成分会根据宝宝的需求动态调整。拉肚的原因可能与母亲饮食、宝宝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或感染有关。调整母亲饮食、注意喂养频率和观察宝宝反应是解决...[详细]
2025-04-09 08:10
母乳喂养时间长对妈妈好吗
母乳喂养时间长对妈妈好吗
母乳喂养时间长对妈妈有益,能够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并帮助妈妈更快恢复体重。同时,长时间的母乳喂养可能增加妈妈缺钙、贫血的风险,需注意营养补充和健康管理。1、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妈妈体内雌激素水平越低,这有助于减少乳...[详细]
2025-04-09 08:03
做什么运动可以预防子宫脱垂
做什么运动可以预防子宫脱垂
预防子宫脱垂可以通过加强盆底肌肉锻炼来实现,推荐的运动包括凯格尔运动、瑜伽和步行。这些运动能有效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减少子宫脱垂的风险。1、凯格尔运动是预防子宫脱垂的首选方法。凯格尔运动通过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增强其力量。具体方法是找...[详细]
2025-04-09 07:59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