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奖励孩子父母要如何处理公平原则?

发布时间: 2017-11-10 16:39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最简单的公平概念,就是做了好事得到奖励、做了坏事得到惩罚。可是,如果从小孩子的角度来看的话,他可能会觉得自己犯了错误接受惩罚,并不公平,因为哥哥也应该一起受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儿童对于公平的理解有一个发育的过程,大概在7——8岁的时候才会理解得和成人差不多,而幼儿对公平的认知,和我们想像的是很不一样的。

  幼儿要的公平,是不问缘由的相同待遇

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是特别重视公平的,常常把这不公平挂在嘴边。但是,他们要的公平,往往是一模一样的待遇,所以分蛋糕的时候每个人的那块必须要一样大,你说哥哥饭量大、所以需要吃大块的,弟弟马上会觉得不公平。成年人理解的公平,是建立在需求和努力的基础上的,但3、5岁的小孩子,要的是绝对的相同。

美国有不止一个研究团队对这种议题做过研究。比如你告诉一个小孩子,班上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可以得到奖励,然后让小孩子去判断如何进行奖励,结果3、5岁的孩子大体都要把奖励颁发给全班同学,而7 、8岁的孩子则倾向于谁做了好事谁得奖励。3、5岁的孩子明不明白奖励的原因是那位同学做了好事情呢?明白的。但是对他们来说,公平的意义就是每个人都得到奖励,而不是只给那位做了好事的同学。

这是奖励,那么惩罚呢?近来有学者也针对儿童对惩罚的认知进行了相类似的实验,结果发现,3、5岁的小孩子一样会要惩罚全班同学,即使只有一个人犯了错误。同样的,他们也懂得惩罚的根源在于犯错的同学,可是他们认为,只惩罚一个人不公平,应该群体受罚。

虽然要求绝对公平,可是自己不一定能做到

美国学者做的一个研究里面,给每个小孩子4张贴纸,然后要求他们去分给另外一个小朋友,怎么分都可以。结果3、5岁的孩子大多只分一张给别人,自己留3张,甚至一张都分全部留给自己;而7、8岁的孩子大多会与对方平分。研究者进一步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发现不管几岁的小孩,都认为应该平分,这样才公平,并且会期待其他小孩子和自己平分贴纸;只不过,大的孩子自己也能做到,而比较小的孩子却还舍不得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出去。

你可以解释成小小孩比较自私,还无法调适自己想要更多的心理,不过我们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这是说明幼儿已经可以相当清楚的了解社会规范是什么(应该平均分配才公平) ,但他们尚不能做到这一点,需要时间成长,要到大概8岁左右,才能不自私的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即使这意味着自己得到的东西会比较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父母得做到公平公正对待孩子们
父母得做到公平公正对待孩子们
很多时候,家长真的都做不到公平公正地对待孩子。家有一宝,幸福又美满,家有二宝,父母给大宝的关爱就会变少,这是很多家有两个宝贝的父母的心声。如果一个家庭是有两个娃的话,父母的压力会增加,不管是精神方面的还是物质方面,都会很吃力。面对这些困难,父母难免会对其中一个娃偏心一点。就拿对孩...[详细]
发布于 2018-12-06

最新推荐

孩子上初三了家长该该有怎样的状态呢
孩子上初三了家长该该有怎样的状态呢
初三阶段家长应保持稳定情绪与适度关注,主要需做到情绪管理、学业支持、沟通引导、后勤保障、心理疏导五方面。稳定的家庭氛围和理性期待能有效帮助孩子应对升学压力。1、情绪管理:家长需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面对模考成绩波动时保持平和态度。研究表...[详细]
2025-05-22 17:00
为什么高中孩子对父母态度非常恶劣呢
为什么高中孩子对父母态度非常恶劣呢
高中阶段孩子对父母态度恶劣通常由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业压力过大、亲子沟通方式不当、父母过度控制、同伴影响等因素引起。1、青春期心理变化:青少年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易产生逆反心理。体内激素水平剧烈波动会导致情绪敏感,常通...[详细]
2025-05-22 16:57
孩子对妈妈动手之后妈妈该如何处理呢
孩子对妈妈动手多数属于情绪失控的表现,可通过即时制止、情绪引导、规则建立、榜样示范和亲子沟通五种方式处理。1、即时制止:立即握住孩子手腕并蹲下平视,用简短指令如"手不能打人"明确界限。保持表情严肃但避免吼叫,动作需果断不粗暴。3-6岁儿童正...[详细]
2025-05-22 16:54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做听课笔记呢
父母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和做听课笔记呢
父母可以通过建立积极沟通、明确指令、示范引导、及时反馈和创造环境五个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听课和做笔记的习惯。1、积极沟通:与孩子讨论课堂内容时使用开放式提问,如"今天老师讲的故事里哪个部分最有趣"。避免质问式语言,专注倾听孩子复述课堂重点,适时...[详细]
2025-05-22 16:52
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该怎么做
当孩子和老师发生矛盾时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处理孩子与老师矛盾时需保持冷静,采取沟通协商、情绪疏导、问题分析、家校合作、后续跟进五种方式。矛盾可能由教学方式差异、沟通误解、行为规范冲突、个性差异、外部压力等因素引起。1、沟通协商:主动联系老师了解事件全貌,避免单方面听信孩子描述。...[详细]
2025-05-22 16:49
初中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应怎样开导呢
初中孩子在学校没有朋友可通过主动社交引导、兴趣培养、家校协作、心理支持和社交技能训练等方式改善。主要原因包括性格内向、社交能力不足、环境适应障碍、兴趣差异和家庭教养方式影响。1、主动社交引导:鼓励孩子从简单互动开始,如主动问候同学、参与小组...[详细]
2025-05-22 16:46
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当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孩子成绩下降时家长可通过调整沟通方式、优化学习环境、分析具体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应对。成绩波动通常与学习方法、心理状态、家庭氛围、师生关系、身体健康等因素相关。1、调整沟通:避免指责性语言,采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孩子真实困难。...[详细]
2025-05-22 16:44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