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当孩子犯错时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

发布时间: 2018-01-16 15:22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那么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快速意识到自己犯得错误,并决定改正。有的家长性情急躁,当孩子犯错时,常会对孩子大喊大家,甚至打骂孩子,这样的父母一般是很难教育好孩子的。下面两个教育场景,让你知道如何应该孩子犯错误。

  情景A

一年级小学生贝贝有个丢三落四的毛病,这不,一张试卷又不见了,妈妈帮着在她的书包里和书桌上翻了半天也没找到,不由得恼火:“你把试卷放哪儿了?”“就放在书桌上!”贝贝没察觉妈妈已经生气了,居然还没心没肝地拿起一本童话书看起来。

“你的头怎么没丢掉啊?试卷弄丢了还有心思看童话书?现在,我告诉你,你怎样弄丢的怎样找回来,我可没功夫帮你找……”贝贝妈一边说一边抢走了贝贝手中的童话书。“我放书桌上的,可是作业做好了就不见了……”贝贝委屈地哭了。就在贝贝低头抹眼泪的时候,发现床角有张纸被风吹得轻轻颤动。拉出来一看,正是她失踪的试卷。

分析孩子丢三落四的毛病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一味责怪孩子有点不公平。贝贝妈更不该责问贝贝“头怎么没丢掉”,因为这样责骂除了令孩子更不知所措外,对于找试卷一点用处也没有。

  建议

正确的做法是先教孩子利用排除法(发现试卷丢之前是在家里的哪个地方),将搜索空间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然后一步步搜索:桌子、椅子、书柜上没有,就要看看地面,门缝和床上也要检查一遍,防止被风吹到某个角落。

让孩子知道丢三落四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及时提醒孩子,以后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避免要用的时候找不到,比如:

①写备忘录:将自己要用的东西写下来,这样才不会忘记。

②学会整理收拾:将自己要用的东西归类收拢好,用好的东西应归还原位。

③睡前自查:在临睡觉之前,将自己的书包检查一遍,有没有遗漏的东西;红领巾可以扎在书包的背带上。

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和记忆力也会提高。

如果东西确实找不到了,就让他承担这个后果。品尝到丢三落四的“苦果”,孩子才会长记性。

  情景B

乐乐妈妈带着乐乐去参加朋友聚会。妈妈们坐在一起聊天,孩子们凑在一起玩,不一会儿,调皮的乐乐钻到了餐桌下,“当心撞到头!”乐乐妈妈的话音刚落,就听到“砰”的一声,乐乐哭着从桌子底下爬出来。“叫你注意,你却不听,活该撞到头!”妈妈真生气。

聚会快结束了,还没等招呼,乐乐已抢先跑了出去,把小脸贴在玻璃门上,对着大家做鬼脸。突然,乐乐大哭了起来,原来,有个人推门,把他的手压在两扇门中间了。看着那双破了皮、肿得很厚的小手,乐乐妈既心疼又恼火,冲着乐乐吼:“别哭了,死不了!你说,谁让你先跑出去的?谁让你把手放在门缝里的?”结果,乐乐哭得更厉害了……

分析乐乐在皮肉受苦、饱受惊吓之时,不仅没有得到妈妈及时的安抚,反遭受指责,对他的身心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乐乐妈虽然是因为着急而“口不择言”,但却没办法让乐乐接受她的“良苦用心”,因此,教育孩子“良药”也不能太“苦口”。

  建议

孩子受到惊吓或伤害时,父母首先要安抚好孩子。安抚孩子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倾听孩子的诉说,握住孩子的手传递力量,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或关切的眼神。

等到孩子情绪平息后再讲道理,让他记住这些教训。

生活中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饭不嬉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等。平时应该注意对孩子进行这些生活细节的训练。

孩子都是父母含辛茹苦养大的,父母对待孩子,应该多一些耐心和爱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了。父母要做的就是悉心教导,让孩子在犯错误后,不用太惊慌,要寻求父母的帮助,来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并由此获得宝贵的知识经验。让自己从此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这样教育孩子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应这样教育孩子
为什么孩子“犯错”不敢跟大人讲?因为我们的观念里,不犯错的才是好孩子,所以父母都不准许孩子犯错,一犯错就是重惩。结果没有使得孩子不犯错,而是逼着孩子学会蒙骗,只求眼前过关!你指望这样长期在蒙事中长大的孩子如何成为有用之才?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孩子愿意跟父母沟通,遇事可以随时...[详细]
发布于 2018-01-12

最新推荐

初中孩子妈妈怎样和孩子沟通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家长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保持平等对话、倾听需求、避免说教、关注非语言信号等方式实现有效沟通。1、建立信任关系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性增强,家长需通过尊重隐私、兑现承诺等行为积累信任基础。避免擅自翻看...[详细]
2025-07-01 13:40
17岁的女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17岁女孩的心理状态通常处于青春期向成年过渡的关键阶段,既保留青少年的探索欲望又萌生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主要关注自我认同建立、人际关系处理以及未来规划等核心议题。1、自我认同这个阶段的女孩会通过外貌打扮、兴趣爱好等外在表现来探索自我定位,可能...[详细]
2025-07-01 12:20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用手机要求注意些啥
初中孩子使用手机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时间、筛选健康内容、保护视力、防范网络风险以及培养自律意识。1、合理控制时间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建议不超过两小时,避免影响学习和休息。家长可以设定固定的使用时段,比如完成作业后允许使用半小时。周末可适当延长,但...[详细]
2025-07-01 11:00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给孩子买了手机后怎么办
初中阶段给孩子购买手机后,建议通过合理引导与规则设定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习惯。手机管理需关注使用时间、内容监管、社交安全、学习平衡、亲子沟通五个维度。一、使用时间与孩子协商制定每日使用时长限制,避免影响睡眠和学习。可设置非学习时段禁用功能...[详细]
2025-07-01 09:40
怎么样引导孩子积极向上的心
引导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需要家长通过鼓励探索、建立安全感、培养责任感、树立榜样和适度挫折教育等方式实现。关键在于营造支持性环境,让孩子在体验中自然形成乐观坚韧的品质。1、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允许孩子尝试音乐、绘画、运动等不同领域...[详细]
2025-07-01 08:20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小孩经常偷父母的钱怎么办啊
孩子偷拿父母的钱通常与缺乏正确金钱观或心理需求未满足有关,可通过建立零花钱制度、加强亲子沟通、设定行为后果、培养理财能力、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引导。1、建立零花钱制度定期给予孩子适当额度的零花钱,明确告知使用范围。将零花钱与简单家务挂钩,帮助...[详细]
2025-07-01 07:00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怎么教育
小孩在学校打人,家长应及时干预,通过沟通引导、行为矫正、情绪管理训练、家校合作、树立榜样等方式进行教育。1、沟通引导家长需保持冷静,先倾听孩子打人的原因。避免质问或指责,用开放式问题了解事件经过,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动手。帮助孩子识...[详细]
2025-07-01 05: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