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家长沟通

发布时间: 2018-04-20 14:18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的学前教育都是源自于生活父母的教育,也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成语故事,因此许多家长都会让孩子效仿故事中的孔融,让他们学会分享,要让孩子学会分享也是要注意他们的年龄的,一般在三岁之前的孩子是没有分享这个概念的,基本上要在三岁以后再培养他们这个习惯,可是如果有些孩子都三岁不止了家长该如何教育他们学会分享呢?

1、分享,并不等于失去

孩子不愿意与人分享,有时候是因为他觉得分享就是失去,东西分享给他人自己就没有了。因此,让孩子分享之前,首先要帮助孩子形成对自己持有物“物权”的安全感,就是让儿童知道一个结果:这个物品是“我的”,不管谁触碰或使用过之后,这个东西仍然是“我的”。

 2、分享,也可以有选择

要孩子分享他的“至爱”,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换个角度想想,我们自己同样也有不愿和他人分享的东西,不是吗?所以,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选择合适的分享物品。例如,在客人到来之前,让孩子先挑选几样他愿意让别人玩的玩具,诸如积木、蜡笔、图书等。如果孩子把某个玩具牢牢抓在手里,就是不肯让给小伙伴,那么不要强求,想办法转移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尽快结束他们之间的争夺。

 3、用鼓励、表扬,强化分享行为

对孩子来说,分享并不意味着他必须把手中的东西交给别人,妈妈也没有必要这样去要求。即便只是把手中的玩具拿出来给别人看一看、摸一摸,那也是他尝试分享的开始。这时候,就需要妈妈们善于发现宝宝表现出的分享行为,并及时给予正面强化和反馈,帮助他在各种情况下不断地、自觉地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点头等,都能使孩子受到极大的鼓舞,进一步强化分享行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分享的行为。

  4、家长做好“大方”的榜样

生活中,一些爸妈给宝宝买了较贵重的玩具,就叮嘱宝宝不要给别人玩。有些爸妈甚至很得意自己的宝宝“独占”某样东西,认为宝宝这样才不会吃亏。这些行为以及心理暗示无疑会使宝宝越来越不愿意分享。

  5、和孩子探讨解决方案

当孩子们为了玩具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先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对他们说:“你们俩都想玩同一个玩具,那应该怎样做,才能大家都玩到玩具呢?”把问题抛出来,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或者多给孩子一些选择,让他们自己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

  6、分享N不要

孩子拒绝分享的时候,千万不要羞他“小气”“抠门”。 如果总是说孩子小气,孩子就会真的“小气”了,孩子会把“小气”和自己的行为对应起来。不断地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他将永远学不会分享。

当孩子不乐意分享的时候,如果大人出于面子,把玩具强行给了别的孩子,这种行为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厌恶分享行为。同时,这也意味着你告诉你的孩子,他也可以抢别人的玩具。

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之类的话。因为,这样不仅是在拒绝孩子的分享,给孩子带去失望,更重要的是,这会让他误以为分享只要做出个“姿态”就行,并不会要他真正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来分享。

  总结:以上就是培养孩子学会和别人分享的方法了,家长们不要心急孩子还不会和别的小朋友分享,这件事情急不来的,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有些孩子的性格比较外向,他们热爱交朋友,家长平时在教育教育,这样他们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分享,可有些孩子家在比较娇纵,他们认为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了,自主感觉比较强,这时就需要家长循循善诱去引导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与家长沟通可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创造轻松对话环境、主动倾听、尊重孩子隐私、寻找共同话题等方式改善。孩子不愿沟通通常由家长过度干预、缺乏有效倾听、亲子关系紧张、青春期心理变化、沟通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1、建立信任关系家长需避免随意否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表达想法时不要急于批评...[详细]
发布于 2025-06-26

最新推荐

孩子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孩子毕业找不到工作可通过调整求职策略、提升专业技能、拓展人脉资源、尝试实习机会、寻求职业指导等方式改善。就业困难通常由经验不足、岗位竞争激烈、职业规划模糊、行业需求变化、心理压力过大等原因引起。1、调整求职策略建议家长帮助孩子分析简历投递方...[详细]
2025-07-20 13:12
孩子犯错了家长怎么回复老师
孩子犯错了家长怎么回复老师
孩子犯错后家长回复老师时,应保持冷静、诚恳的态度,明确问题并表达教育配合意愿。沟通方式主要有及时回应、了解详情、共同协商、积极改进、持续跟进等。1、及时回应收到老师反馈后,家长应在当天或次日给予明确回应,避免拖延。可通过电话、信息或面谈方式...[详细]
2025-07-20 11:56
四年级小孩写作业磨蹭怎么办
四年级小孩写作业磨蹭怎么办
四年级孩子写作业磨蹭可通过建立时间规划、减少干扰因素、任务拆分、正向激励、家长示范等方式改善。磨蹭行为通常与注意力分散、畏难情绪、缺乏时间观念、环境不适、习惯未养成等因素有关。一、建立时间规划帮助孩子制定每日作业时间表,使用计时器划分单科作...[详细]
2025-07-20 10:03
小孩偷拿了家里的钱该怎么办
小孩偷拿了家里的钱该怎么办
孩子偷拿家里的钱需要家长冷静处理,通过沟通教育引导孩子认识错误并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偷拿行为可能由零花钱不足、攀比心理、缺乏物权意识、好奇心驱使或家庭环境影响等因素引起。1、零花钱不足孩子可能因零花钱无法满足基本需求而拿钱。家长需定期给予适量...[详细]
2025-07-20 08:47
初三的孩子家长怎么助力孩子
初三的孩子家长怎么助力孩子
初三阶段家长可通过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提供心理支持、协助时间管理、关注营养健康、保持家校沟通等方式助力孩子备考。中考冲刺期需要家长在生活照料和情绪疏导上给予适度干预,避免过度施压或放任不管。1、学习环境为孩子准备安静独立的书房,减少电视手机等...[详细]
2025-07-20 07:31
初中孩子怎样提高注意力集中
初中孩子提高注意力集中可通过调整作息、改善学习环境、培养兴趣、适当运动及心理疏导等方式实现。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与睡眠不足、外界干扰、缺乏兴趣、营养失衡及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是提高注意力的基础。初中生每日需保持8-10小...[详细]
2025-07-20 06:15
孩子不爱与人沟通怎么去引导
孩子不爱与人沟通可通过亲子互动、社交游戏、情绪引导、兴趣激发和榜样示范等方式逐步改善。这种行为可能与性格特质、语言发展迟缓、环境适应不良、家庭互动模式或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1、亲子互动每天固定时间进行面对面交流,如共读绘本或分享当日趣事,避...[详细]
2025-07-20 05:0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