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学龄前 > 正文

如何教育学龄前孩子 学龄前儿童应该学什么

发布时间: 2021-10-14 17:5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科学研究表明,在孩子成长的前四年,必须发展一生50%的学习能力,构建主要的学习途径,今后的学习是基于此。

但这部分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不是通过学习认字和数学这些抽象知识来培养的。

人类已经演化了数百万年,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从最早的语言、绘画到象形文字、文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

儿童的学习也一样,从自愿涂鸦、绘画、文字和算术等抽象的发展也需要过程。

人为的早期智力开发,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商2007年,美国社会学家发表了最新的研究结果。人为干预在短期内可以提高智商7、8分,但人为干预消失后,这些提高的智商基本上会下降。

”2007年8月华盛顿大学公布研究结果,“小小爱因斯坦”系列对孩子的智力成长有负面作用;8~16个月的孩子,每天看1个小时此类DVD,其掌握词汇的能力就会降低17%。

美国心理学家对“以学习知识为主导”和“以社会交往为主导”的学前班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在5岁时,前者比后者培养出来的孩子认识更多的数字和单词,但是到了6岁,这一优势就消失了,与此同时,在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上,后一组孩子具有明显优势。

过早让孩子学习抽象知识的危害1. 影响孩子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建立。

我们知道孩子学习的好坏,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思维能力的形成不是通过知识学习获得的。

孩子一出生,就通过感受身边的世界开始自主学习,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

每个孩子的精力有限,过早认识文字和数字这样抽象的符号,他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这些抽象的东西上,不能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周围的世界,不仅感觉不到很多真正的美丽,理解也不足

儿童只有具备丰富的感受经验,获得形成明确概念的能力,才能有正确判断的基础,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

当孩子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时,让他过早学习知识,他当时记得,但不能吸收。

这就像给小树浇水一样,我们浇的这种水不能被树根吸收,水多了就会溢出来。

给孩子灌输的知识太多,他不仅不能吸收,还会产生厌学感情。

2.阻碍孩子认识真实世界的孩子天生对周围的世界感兴趣,尽可能探索和发现周围的事情。

当孩子没有足够的观察和体验真实的世界时,如果过早学习抽象知识,孩子的注意力就会人为地转向抽象符号的关注,在真实的世界中失去很多体验和思考。

相反,让孩子经过充分体验现货后,自然会上升到对符号和抽象思维的理解和认知,而且整个孩子的思维体系,几年前发展得很好,孩子可以结合周围的实际开展学习,是孩子从心里发展的需要,兴趣高,效果好。

3.过早的智力学习会影响儿童其他能力的正常发展。儿童需要在4岁之前完成许多探索和学习,包括感官、语言、大动作和细微动作、秩序、社会规范等。儿童需要学习的东西实际上很多,也很重要。这些需要真正属于他们的游戏。

速度不够——父母急于让孩子学习抽象知识,另一个代价是失去培养人的潜在素质,如好奇心、热情、开放、灵活、想象力、创造力和活力。

小时候,孩子没有发展这些素质的机会,长大后很难再培养,工作会加倍。在抽象学习之前,孩子们需要充分接触真实的世界,通过大量的游戏和运动来发展他们的感觉器官、大脑和运动系统的协调。

提前抽象学习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经验,破坏人类天性的爱、兴趣、好奇心和同情,导致冷淡、孤僻、冷淡、迟钝。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学龄前教育游戏  学龄前儿童应该学什么
学龄前教育游戏 学龄前儿童应该学什么
积木玩具是培养孩子智力最好的早教玩具,也是提高孩子眼睛协调能力的方法。有些母亲认为积木是为婴儿准备的玩具,婴儿不能玩。实际上,从婴儿几个月大开始,就可以和他玩积木了。不同阶段的婴儿玩积木的方法也不同。8个月~12个月时:当然这时你不要指望宝宝能搭出啥作品来,也许他最热衷的就是把你...[详细]
发布于 2021-10-14

最新推荐

家长跟老师起冲突影响孩子吗
家长跟老师起冲突影响孩子吗
家长与老师发生冲突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冲突的性质、频率以及处理方式。冲突可能通过情绪传递、行为模仿、教育观念分歧等途径间接作用于孩子,但若及时妥善化解,负面影响可被控制。家长与教师的矛盾若表现为公开争执或长期对立,孩子...[详细]
2025-07-22 13:12
孩子与老师发生冲突了怎么办
孩子与老师发生冲突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情绪疏导、行为复盘、家校协作、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化解矛盾。冲突通常由沟通误解、情绪管理不足、行为习惯差异、教学方式不适应、心理压力累积等原因引起。1、主动沟通家长需第一时间与老师建立坦诚对话,避免通...[详细]
2025-07-22 11:56
初中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初中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初中生家长可通过建立有效沟通、设定合理目标、培养自主能力、关注心理健康、树立榜样等方式进行教育。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教育方法兼顾独立性与引导性,需避免过度控制或放任。一、建立有效沟通家长应保持每日固定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其学校生活和内...[详细]
2025-07-22 10:41
孩子高中成绩为什么总上不去
孩子高中成绩上不去可能由学习方法不当、心理压力过大、基础薄弱、注意力分散、家庭环境影响等原因引起。1、学习方法不当部分学生沿用初中死记硬背的方式应对高中知识体系,缺乏对知识点的逻辑梳理和举一反三能力。高中课程深度广度显著增加,需要建立错题本...[详细]
2025-07-22 09:25
孩子上高中后成绩下滑怎么办
孩子上高中后成绩下滑可通过调整学习方法、改善时间管理、加强心理疏导、优化家庭支持、寻求专业辅导等方式改善。高中阶段学业压力增大、知识难度提升、青春期心理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适应不良。1、调整学习方法高中知识体系更注重逻辑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建...[详细]
2025-07-22 08:09
小孩四年级注意不集中怎么办
小孩四年级注意不集中怎么办
小孩四年级注意力不集中可通过调整学习环境、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增加体育锻炼、进行专注力训练、必要时就医评估等方式改善。注意力不集中通常与生理发育阶段、家庭环境影响、学习压力过大、睡眠不足、潜在神经发育问题等因素有关。1、调整学习环境减少书桌区...[详细]
2025-07-22 06:53
高中生爱讲话的孩子如何教育
高中生爱讲话需要区分课堂纪律与社交需求,可通过正向引导、规则建立、兴趣转移、家校协作、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过度表达可能由表现欲强、注意力分散、社交需求高、家庭环境影响、青春期心理变化等因素引起。一、正向引导对表达欲强的学生可安排课堂发言角色...[详细]
2025-07-22 05:3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