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小儿惊厥治疗方法

发布时间: 2024-10-17 10:3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惊厥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紧急状况之一,一旦发生往往由于处置不当或不及时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每一个目睹过孩子惊厥的家长也都会终生留下可怕的心理阴影,很多智力发育不良、脑性瘫痪的病人也都有惊厥的病史,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孩子家长会谈惊厥色变。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小儿惊厥治疗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惊厥治疗方法

小儿惊厥治疗方法

一般惊厥处理

(一)控制惊厥

1.针刺法针人中、合谷、十宣、内关、涌泉等穴。2~3分钟不能止惊者可用下列药物。

2.止惊药物

(1)安定每次0.2—0.3mg/kg,最大剂量不超10mg,直接静注,速度lmg/分,用后1~2分钟发生疗效。静注有困难者,可按每次o.5mg/kg保留灌肠,安定注射液在直肠迅速直接吸收,通常在4~10分钟发生疗效。应注意本药对呼吸、心跳有抑制作用。

小儿惊厥

(2)水合氯醛每次50~60mg/kg,配成10%溶液,保留灌肠。

(3)苯巴比妥钠每次8~10mg/kg肌内注射。

(4)氯丙嗪每次1~2mg/kg肌内注射。

(5)异戊巴比妥钠(阿米妥钠)每次5mg/kg,用10%葡萄糖稀释成1%溶液以lml/分速度静注,惊止即停注。

(二)一般处理

使患几侧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呕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在上、下磨牙间安放牙垫,防止舌咬伤。严重者给氧。高热者物理降温或给解热药物。

(三)控制感染

感染性惊厥应选用抗生素。

(四)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

惊厥持续状态的处理

1.立即止惊同一般惊厥处理。

2,控制高热可用物理降温(头部冰帽或冷敷)和药物降温或人工冬眠配合降温。

3.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肤色、瞳孔大小和尿量。

4.降低颅内压抽搐持续2个小时以上,易有脑水肿,应采用脱水疗法以降低颅内压。处理原则见急性颅内压增高征。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无严重体液丧失者按基础代谢补充液体,按60一80m1/kg·d,保持轻度脱水和低钠状态,以利控制脑水肿。

6,神经营养剂与抗氧化剂治疗应用维生素A、E、C与甘露醇等抗氧化剂可防治惊厥性脑损伤。同时可并用维生素B1、B6、B12、脑复康等神经营养药物。

中药处方(一)

【方名】小儿惊厥方剂一。

小儿惊厥

【组成】蝉衣6克钩藤8克甘草3克珍珠母10克炒枣仁10克栀子4克黄连3克防风3克杭芍8克青黛3克。

【用法】水煎2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早中晚各服1次。第1周每日1剂,连服7剂。第2、3、4周隔天1剂,连用3周,共调理4周,可预防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主治】防止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处方(二)

【方名】小儿惊厥方剂二。

【组成】当归3~5克桃仁3~5克红花3~5克生地3~5克赤芍3~5克钩藤3~5克羚羊角3~5克白茅根3~5克。

【用法】鼻饲、滴管、灌肠给药。

【治法】清热活血,平肝熄风。

【主治】新生儿惊厥属瘀血阻络者,症见初生1~2日突然尖声叫,抽搐阵阵发作,面目青紫,嗜睡昏迷交替出现。惊风属微型或阵挛型,两眼大睁,凝视,眼球震动,囱门饱满,呕吐拒食,指纹青紫,舌质紫或暗红色。重症者痰壅屏息,呼吸不整或阳衰气脱,四肢厥逆,爪甲青黑。

小儿惊厥

【加减】高热加石膏、大青叶、丹皮,黄疸加茵陈、栀子、黄芩,痰壅屏息加竹沥、苇根、化红,昏迷加石菖蒲、草决明、麝香敷脐。

【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家庭急救

首先要立即将小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手指捏、按压宝贝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加强看护。防止小儿撞跌头部引起脑外伤,不能随意用手打小儿头部。有条件的话及时测量体温,这对疾病的诊断很有帮助。待惊厥缓解后及时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如果是高热引起的惊厥一般出现在高烧(体温39℃以上)出现不久,或体温突然升高之时,一次发热过程中发作次数仅一次者为多,高热惊厥时需要给小孩紧急降温,打开房间的窗户,使室内空气新鲜。出汗多时用毛巾擦干身体,换一套贴身衣服。用冷湿毛巾置于腋窝、腹股沟、腘窝(膝关节后面)处.每3-5分钟更换一次,这些部位血管比较丰富,并且离体表近,易于散热。也可用温水擦浴,将孩子放到约32-34℃的温水中,浸浴10-15分钟,然后用毛巾包裹擦干身体。必要时口服退烧药,如美林、泰洛林等,小孩抽搐5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较重,必须急送医院。就医途中,让小孩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切勿将小孩包裹太紧,使口鼻受堵,造成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小孩高热时常处于嗜睡状态,此时父母要注意变换小孩体位,并经常按摩背部、臀部,促进血液循环。如果小孩能够进食,要及时哺喂母乳,较大儿童可给予流食,并鼓励多饮水,多喝白开水或果汁避免脱水。

小儿惊厥的用药指南

【通用名称】地西泮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119

【生产厂商】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1主要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癎和抗惊厥;2缓解炎症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等;3用于治疗惊恐症;4肌紧张性头痛;5可治疗家族性、老年性和特发性震颤。6可用于麻醉前给药。

【商品名】羚羊角口服液

【通用名称】羚羊角口服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20044

【生产厂商】牙克石市森健药业有限公司

【功效主治】平肝熄风,散血镇惊。用于高热及高热引起的头痛眩晕,神昏惊厥等症。

【通用名称】卡马西平片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366

【生产厂商】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

小儿惊厥治疗方法

【功效主治】为抗惊厥药。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精神运动性癫痫和局限性癫痫等效果较好。亦可用于三叉神经痛。预防或治疗躁狂-抑郁症。中枢性部分性尿崩症。对某些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性情感性疾病,顽固性精神分裂症及与边缘系统功能障碍有关的失控综合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小儿惊厥的治疗方法
小儿惊厥的治疗方法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多见于婴幼儿。是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百分之五到六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既然此病这么普遍,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小儿惊厥治疗。1.急救措施(1)一般处理①...[详细]
发布于 2017-09-01

最新推荐

高中孩子非要买衣服怎么办
高中孩子非要买衣服怎么办
高中孩子要求购买新衣服是青春期常见的消费需求表达,家长可通过沟通需求、设定预算、引导理性消费等方式处理。1、沟通需求主动了解孩子购买动机,询问是否因社交需求、审美变化或同学影响产生购物欲望。通过开放式对话区分必要与非必要需求,例如校服更换属...[详细]
2025-08-20 13:12
孩子在学校总惹祸怎么办呢
孩子在学校总惹祸可通过加强家校沟通、建立行为规范、心理疏导、培养社交技能、适当奖惩等方式改善。孩子行为问题通常由缺乏关注、规则意识薄弱、情绪管理能力不足、模仿他人、家庭环境影响等原因引起。一、加强沟通家长需主动与老师保持定期联系,了解孩子在...[详细]
2025-08-20 12:34
孩子在学校打人了怎么办呢
孩子在学校打人需要家长及时干预,通过沟通了解原因、引导情绪管理、与学校合作、建立行为规范、寻求专业帮助等方式处理。打人行为可能与情绪失控、模仿他人、缺乏社交技巧、家庭环境影响、潜在心理问题等因素有关。1、沟通了解原因家长需第一时间与孩子平静...[详细]
2025-08-20 11:56
老师对孩子有偏见需送礼吗
老师对孩子有偏见时无须通过送礼解决,沟通和家校合作是更有效的处理方式。教育公平是教师的职业准则,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孩子在校表现、与校方反馈、参与学校活动、寻求教育部门协助等途径改善问题。老师对孩子存在偏见属于教育伦理问题,家长应优先采...[详细]
2025-08-20 11:18
老师对小孩有偏见怎么办呢
老师对小孩有偏见怎么办呢
老师对小孩有偏见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观察记录、寻求第三方协助、培养孩子心理韧性、与校方协商等方式处理。偏见可能源于沟通不足、误解或个体差异,需理性应对避免冲突升级。一、主动沟通家长应选择合适时机与老师进行面对面交流,避免指责性语言,以了...[详细]
2025-08-20 10:41
孩子在宿舍受排挤怎么办呢
孩子在学校宿舍受排挤时,家长可通过主动沟通、培养社交技能、寻求校方支持、建立家庭安全感、鼓励兴趣社交等方式帮助孩子应对。校园社交问题通常由性格差异、沟通障碍、群体压力、家庭环境影响或特殊行为习惯等因素引起。一、主动沟通家长需与孩子建立开放对...[详细]
2025-08-20 10:03
孩子宿舍有人欺负怎么办呢
孩子遭遇宿舍欺凌时,家长应第一时间介入处理,通过沟通安抚情绪、联系学校核实情况、教导自我保护技巧、留存证据协助调查、必要时寻求心理干预等方式解决。1、沟通安抚情绪发现孩子被欺负后,家长需保持冷静,用温和态度引导孩子描述事件细节。避免质问或责...[详细]
2025-08-20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