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牙疼可能与激素变化、口腔卫生下降、营养缺乏、牙龈敏感及龋齿加重有关。
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牙龈组织充血肿胀,增加对细菌的敏感性。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次缓解炎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可用的局部消炎凝胶。
孕吐反应可能导致刷牙频率降低,食物残渣堆积引发牙龈炎。选择无酒精漱口水清洁口腔,餐后使用牙线清除牙缝残渣,每3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洁牙,但需避开孕早期和孕晚期。
胎儿骨骼发育会消耗母体钙储备,导致牙釉质脆弱。每日补充600mg钙片,增加奶酪、黑芝麻等高钙食物摄入,同时配合维生素D3促进吸收,建议分次补充效果更佳。
约5%孕妇会出现牙龈局部增生形成的红色肿物。避免刺激肿物部位,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多数产后会自行消退,持续出血需牙医进行激光切除或电刀手术。
孕前未处理的龋齿或牙周炎可能在孕期恶化。急性疼痛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深龋需在孕中期进行树脂填充,根管治疗需延迟至产后,拍摄X光片时必须做好腹部防护。
孕期口腔健康需特别注意饮食搭配和日常护理。增加猕猴桃、草莓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摄入,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刺激牙齿。每天用指腹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选择含芦荟成分的孕妇专用牙膏。出现持续剧痛、牙龈化脓或面部肿胀时需立即就诊,避免感染影响胎儿发育。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能有效预防妊娠期牙周疾病,建议在孕12-28周安排专业牙科评估。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