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剖宫产的胎位异常包括横位、臀位、持续性枕后位、颜面位及复合先露等五种情况。
胎儿脊柱与母体垂直呈横向躺卧,自然分娩易导致脐带脱垂或子宫破裂。需在孕37周后择期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中注意避免损伤膀胱。孕晚期发现横位可通过膝胸卧位矫正,每天2次每次15分钟,配合艾灸至阴穴辅助转位。
胎儿臀部或足部朝下,完全臀位可尝试外倒转术,但存在脐带绕颈风险。足先露臀位必须剖宫产,采用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纵切口,术后使用缩宫素预防出血。孕32周前可通过桥式卧位调整,配合激光照射三阴交穴促进胎位旋转。
胎头以枕后位卡在骨盆入口,产程超过20小时伴宫颈水肿时需急诊剖宫产。采用Joel-Cohen切口减少出血,术中可手法旋转胎头助娩。产前练习骨盆倾斜运动,每日3组每组10次,增强腰肌力量帮助胎头俯屈。
胎儿面部先露易造成颏部嵌顿,颏前位经阴道分娩死亡率达10%。确诊后立即行腹膜外剖宫产,采用钝性分离腹直肌技术。孕期避免长期仰卧,睡眠时保持30度左侧卧位减少胎头过度仰伸。
胎头与肢体同时入盆,常见头手复合先露。分娩中肢体可能阻碍胎头下降,需紧急剖宫产终止妊娠。选择改良式Stark切口快速进腹,娩出时注意保护脱垂肢体。孕晚期避免突然体位改变,禁止做深蹲运动防止肢体滑入骨盆。
胎位异常孕妇需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补充1000mg钙剂促进骨盆韧带柔韧性。适宜进行水中漫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分娩后6小时内开始母婴皮肤接触,按需哺乳刺激宫缩,观察恶露量及子宫复旧情况。保持会阴清洁,剖宫产切口每日碘伏消毒,术后12小时开始翻身活动预防粘连。
2024-10-08
2024-10-08
2024-10-08
2024-10-08
2024-10-08
2024-10-08
2024-10-08
2024-10-08
2024-10-08
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