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畸形通过宫腔三维超声可明确诊断,常见类型包括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弓形子宫及残角子宫。
胚胎期副中肾管融合不全导致子宫腔内存在纵隔,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宫腔三维超声显示宫底浆膜层凹陷<1cm,宫腔内纵隔延伸至宫颈内口为完全性纵隔。治疗方案包括宫腔镜下纵隔切除术,术后放置球囊或节育环预防粘连,建议术后3个月复查评估宫腔形态,备孕需间隔6个月以上。
副中肾管中段未完全融合形成两个分离的宫角,宫腔三维可见宫底浆膜层凹陷>1cm呈"心形"。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反复流产者可考虑Strassman手术行子宫融合术,术后避孕12个月。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子宫张力,妊娠期需加强宫颈机能监测。
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良导致,三维超声显示香蕉形单侧宫腔伴对侧残角。残角子宫若存在内膜需手术切除,单角子宫妊娠风险较高,建议孕前评估输卵管功能,妊娠后每两周监测宫颈长度,28周后建议限制活动预防早产。
宫底部肌层轻度凹陷但宫腔形态基本正常,三维测量宫底凹陷深度<1.5cm。通常不影响生育功能,出现两次以上流产可考虑宫腔镜修整术。术后补充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建议行子宫动脉血流评估改善局部循环。
一侧副中肾管发育缺陷形成残角,三维超声可见与主宫腔不相通的肌性结构。若残角内膜有功能需腹腔镜切除,避免经血逆流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肾脏畸形者需同期评估泌尿系统,术后6个月复查盆腔MRI确认残角残留情况。
子宫畸形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营养,重点补充维生素E和锌元素促进内膜修复,每周3次30分钟有氧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妊娠后选择左侧卧位减轻子宫血管压迫,孕20周起使用托腹带支撑腹部。产后42天复查需重点评估子宫复旧情况,哺乳期避免服用影响子宫收缩的药物。合并痛经或月经异常者建议使用热敷垫缓解症状,每年进行1次妇科超声随访。
2023-02-20
2023-02-20
2023-02-20
2023-02-20
2023-02-20
2023-02-20
2023-02-17
2023-02-17
2023-02-17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