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婴幼儿 > 正文

婴儿出生后产妇要确认宝宝性别 分娩后确认这句话很关键

发布时间: 2022-01-05 16:3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三十七岁的晓楠,不再年轻。结婚这些年,接连生下两个女儿。丈夫和婆婆想让晓楠再生一个儿子,无奈备孕多年没怀上,这不禁让晓楠想起五年前生二胎时发生的让人心惊胆战的事。

婴儿出生后产妇要确认宝宝性别 分娩后确认这句话很关键

历经十八个小时,晓楠终于生下了二宝。本就身体虚弱的晓楠,听见孩子的哭声,就昏睡了过去。护士问了几遍晓楠“孩子妈你看,这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呀?”

婴儿出生后产妇要确认宝宝性别 分娩后确认这句话很关键

晓楠迷迷糊糊看到孩子好像是个男孩,但太累了没来得及回答就昏睡过去,医生就赶紧对晓楠进行检查、治疗。

醒来后,已经是第二天下午。晓楠醒来第一句话,对老公和婆婆说“我这次终于生了个儿子!”婆婆的脸立马拉下来了,丈夫没说话,只是把孩子轻轻抱给晓楠看。

是个女孩,晓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生出来时,明明是个男孩。晓楠坚信自己的眼睛,丈夫感觉也有抱错的可能,于是霸道的婆婆更是与医院闹了起来。

医院没办法,只好采取DNA鉴定。最终证实,这孩子确实是晓楠和丈夫亲生的,护士没有抱错。一时间,全家人都崩溃了,心情大起大落。

其实,这一切误会都源自,孩子刚出生时晓楠没有说出孩子的性别。

婴儿出生后产妇要确认宝宝性别 分娩后确认这句话很关键

其实,护士问产妇“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这句话,是“暗藏玄机”,至少有这三个方面的作用。

1. 防止纠纷

现代社会,各大医院的医疗条件,相比以前已经好了很多,一般不会出现抱错的情况。

孩子刚出生时,护士也会问宝妈,并且让宝妈亲眼看看,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为的就是防止孩子抱错,避免一些无意义的纠纷。

有些宝妈在生产前,会先入为主,听亲戚朋友或有经验的人猜测是男孩,就会以为孩子是男孩。孩子出生后如果是女孩,宝妈就会怀疑孩子抱错了。

医院为了防止日后产生纠纷,护士会在孩子刚出生,就让宝妈确认自己孩子的性别。

2. 安抚宝宝情绪

刚出生的小宝宝,都会发出嘹亮的哭声。小宝宝才来到这个陌生又奇妙的世界,心里肯定是既害怕又好奇的。

因而就会不停的哭闹,这时候,为了稳定宝宝的情绪,护士都会抱着刚出生的孩子,让孩子跟妈妈多接触,稳定宝宝情绪。

3. 验证产妇情况

如果产妇的意识非常模糊,甚至无法正常判断孩子的性别,这时就需要对产妇进行全身检查或急救。

如果产妇的意识非常正常,能准确判断孩子的性别。证明产妇的身体暂时没有很大的问题,但还是需要留院观察。

很多宝妈都认为,生完宝宝了,卸货了,也就意味着完事大吉了,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生完孩子后,宝妈还会度过一段留院观察的时间,这也是非常危险的时期。

很多产后急性疾病,可能会突然来袭。宝妈们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与医生护士联系。

确定身体没什么问题后,再出院回家休养。如果产后身体有异常情况,一定要继续住院观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
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期在1岁半到3岁之间,6岁时性别认识完全形成。在关键期,就要对宝宝的性别角色进行正确教育与引导,谨防宝宝出现性别角色的混乱。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1、不可主观认为一种性别好而另一种性别不好,这样会在与宝宝的接触、交往和对他的抚养教育...[详细]
发布于 2024-10-21

最新推荐

如何刺激宝宝讲话
刺激宝宝讲话需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积极互动、适度引导,具体方法包括日常对话、游戏互动、绘本阅读、模仿发音、减少电子屏幕时间。1、日常对话:从出生起持续与宝宝进行面对面交流,使用缓慢清晰的语调描述日常活动。换尿布时说"现在抬起小屁股",喂食...[详细]
2025-05-17 16:21
孩子学东西学不会怎么办
孩子学东西学不会可能与注意力分散、学习方法不当、认知发展阶段不符、情绪障碍或潜在学习障碍有关,需针对性调整教育方式、培养专注力、寻求专业评估、创造积极学习环境并加强基础能力训练。1、注意力问题:儿童前额叶发育未完善容易分心,表现为频繁走神、...[详细]
2025-05-17 16:19
婴儿蛋蛋一大一小怎么回事
婴儿蛋蛋一大一小怎么回事
婴儿阴囊不对称可能由鞘膜积液、腹股沟斜疝、睾丸发育异常、局部炎症或肿瘤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1、鞘膜积液:新生儿鞘膜积液发生率达6%,因鞘状突未闭合导致体液积聚。交通性鞘膜积液在哭闹时体积增大,非交通型体积固定。多数2岁前自愈,积...[详细]
2025-05-17 16:09
高中孩子成绩差不爱学怎么办
高中孩子成绩差不爱学可能与学习动力不足、方法不当、心理压力、家庭环境影响及生理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学习策略、心理疏导、改善环境、培养兴趣及专业干预改善。1、动力激发:缺乏明确目标或兴趣是常见原因。与孩子共同制定短期可实现的目标,如单科进步计...[详细]
2025-05-17 16:07
幼儿专注力培养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幼儿专注力需要科学引导和环境塑造,关键方法包括建立规律作息、游戏化训练、减少干扰因素、正向激励以及分阶段任务设计。1、规律作息:生物钟紊乱会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固定起床、用餐和睡眠时间能增强大脑对专注行为的预期性,建议制定可视化时...[详细]
2025-05-17 15:57
孩子写作业特别慢怎么办呢
孩子写作业慢可能与注意力分散、任务难度不适配、时间管理不足、环境干扰及学习习惯未养成有关,可通过分段计时、调整任务量、优化学习环境、建立奖励机制及专业辅导改善。1、注意力训练:儿童大脑前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专注力持续时间短,表现为写作业时频繁...[详细]
2025-05-17 15:55
如何缓解幼儿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缓解幼儿情绪需要理解需求、转移注意力、建立规则、肢体安抚和情绪命名,通过日常互动逐步培养情绪管理能力。1、理解需求:幼儿哭闹常因生理或心理需求未被满足。饥饿、困倦、尿布潮湿等生理不适会直接引发情绪波动,此时需及时检查并解决基础需求。心理层面...[详细]
2025-05-17 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