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先天性畸形主要包括肾缺如、重复肾、异位肾、马蹄肾和肾发育不良五种常见类型。
单侧或双侧肾脏完全缺失,胚胎期输尿管芽发育异常导致。单侧缺如可通过对侧肾脏代偿,双侧缺如需新生儿透析或肾移植。产前超声检查可发现羊水过少等特征,出生后需监测血压及肾功能。
输尿管芽过早分裂形成上下两套肾盂输尿管系统,可能引发尿路感染或肾积水。无症状者定期超声随访,反复感染者需输尿管再植术或上半肾切除术。典型表现为尿失禁或排尿困难。
肾脏未上升至正常位置,常见盆腔肾或交叉异位肾。多数功能正常无需治疗,合并尿路梗阻时需输尿管成形术。盆腔肾孕妇需评估分娩方式,避免产道压迫。
两肾下极融合呈马蹄形,峡部可压迫血管或输尿管。约1/3患者出现肾积水或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结石治疗。腹腔镜峡部离断术可改善尿流动力学异常。
肾单位分化障碍导致小肾脏伴囊肿,高血压和蛋白尿是常见并发症。ACEI类药物控制血压,终末期需腹膜透析。基因检测可明确是否为遗传性肾发育不良综合征。
肾畸形患儿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ml,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适宜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盆腔肾患者运动时注意腹部保护,马蹄肾患者需每年进行泌尿系CT三维重建检查。新生儿期发现畸形应建立专科随访档案,记录身高体重及血压变化曲线。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
2024-09-24